覺得很奇妙的一件事 大概有三四個月沒有更新部落格了
但觀看的人數 每天確總有個七八位吧
相較於以前 常常更新 每天觀看人數卻寥寥無幾
我想是網站換了什麼機制嗎 總之是覺得不解
接著寫我的高雄行吧 要是沒有這些照片
我早就忘光光行程了啦 所以拍照真的很重要的啦
從飯店出來 搭捷運往西子灣 今天會在那裡混一天
從捷運站出來 再搭公車就到西子灣囉
公車也蠻方便的 算是個平易近人的景點
這裡真是相當熱鬧 對岸也有好多人來參觀
下得車來會先看到中山大學的大標誌 不過拍的很爛就不放了
今日第一個景點~~打狗英國領事官邸
不能沒有一點摘要說明囉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89%93%E7%8B%97%E8%8B%B1%E5%9C%8B%E9%A0%98%E4%BA%8B%E9%A4%A8
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包含兩座建於1879年的英式建築及
一條登山古道,
在臺灣目前現存的西式近代建築中,
打狗英國領事館及官邸的年代最為久遠。
形成背面靠山、三面環水的形勢。
領事館與領事官邸之間建有石階相通。1895年甲午戰爭後,
臺灣進入日治時期,1901年,英國政府進行領事官邸整修,
1908年,日本積極建設高雄港,
英國因此放棄打狗領事建物的使用權。
1925年,由日人接收使用,
領事館改作為高雄水產試驗所,
領事官邸改作高雄海洋觀測所。
日治時期結束後又逢多次風災,處處斷垣殘壁。
直至1985年後「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方才開始進行修復。
(實為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為二級古蹟,
並闢為高雄市史蹟文物館。
由於政權及產權的多次轉移以及資料的誤用,
數十年來,山丘下碼頭邊的領事館建築物
一直未被重視,而山丘上的領事官邸建築物,
經考據後,發現至少在19世紀末期,領事館位置是在山下,
自日本時代被長期用來做水產試驗場的建物,
於是高雄市政府於2005年,
以「高雄州水產試驗場(英國領事館)」的名義
指定山下建物為古蹟[3],
並於2009年正名山上建物為領事館官邸。
2004年,高雄市政府將與領事館和領事館官邸同時興建、
並連接山上山下兩建物的登山步道,
以「打狗英國領事館登山古道」的名義指定為古蹟[4]。
依照上述文字 在山上的官邸一直被誤認為領事館
其實官邸是在山上 山下是領事館 而領事是每天走古道上下班的
來到入口 之字型的階梯 也是拍照重點
如果沒有這麼多遊客就更好啦
反正有大陸遊客的地方 就有法輪功啦 形影不離
搞得我們自己也是有點困擾吧 至少不段的廣播就是噪音
和淡水紅毛城非常相近的地方 建築風貌等等
只是面臨著大海 風景更美麗了
和最近七月天的酷熱相比 那幾天算是很不錯的天氣了
在大門這裡等解說人員 順便假鬼假怪的寄封信吧
高雄港的舊照片 再次印證拍照的重要性
這裡的咖啡廳是外包給玫瑰園的 倒是裝潢的很貴氣
除了餐飲 也賣一些紀念品
屋頂上的密室 有人以為是關犯人的地方
但應該只是儲藏室吧
這個釘在牆上的小東西其實是門擋 好有巧思
要用的時候把它推出來 收起來又可以不佔位子
這又是觀光客的拍照重點之一
一定要有字的啦 旁邊的白窗很漂亮呀
不知道為什麼 這裡就是有一種悠閒的感覺
處處都適合拍照 當然要避開人潮就需要點耐心了
比如說 光是這個碉堡 我就等了好一陣子
後來看開了 先往別處走
再回來這裡的時候 就終於讓我拍到了
既然沒人 那我就趕快來入鏡吧 哈哈
正好有軍艦入港哩 大家都拍個不停
像這時候就要派阿公出場啦
這裡就是連接官邸和領事館的"登山"古道了
不過因為我們是先走之字型階梯上山的
所以我們現在是往下走囉
古道很好走 沿路上也有些景點
咕咾石及外露的樹根 相當奇特
這是哪位 看到他手上的爬蟲類 差點嚇死我啦
郇和(史溫侯,Robert Swinhoe,1836-1877)
http://britishconsulate.khcc.gov.tw/home02.aspx?ID=$1001&IDK=2&EXEC=L&DATA=1560
是英國在台首任副領事及領事,
在其任內,英國將駐台領事職級由
副領事升至總領事,並且在其強力建議下,
將領事館據點由台南移到淡水,再移至打狗,
對英國在台領事的事務,有開創性的功勞。
1869年所設立的「臺灣關地界碑」,
為打狗設關開港時期的重要文物,
先後發現三座,一座於打狗英國領事館北側山坡,
因海關人員登山健行時發現,
現典藏於臺北海關博物館;
另一座於哨船頭福德宮旁巷道,
1998年因進行巷道拓寬工程
開挖路基時發現,目前存於高雄歷史博物館。
此為位於今海關宿舍與打狗英國領事館邊界的
第三座界碑。
1876年,英國工部向怡記洋行取得
興建英國領事館的永久承租權,
該土地比鄰臺灣關,為明確劃分兩者的土地歸屬,
在此設置界碑。碑文「VR」為
「Victoria Royal Sovereign」之縮寫,
意指「維多利亞皇室君主」,
用以定四方界址,標示領事館範圍之內為英國所屬領地。
這裡就是真正的領事館囉
這些蠟像是最近才完成的 所以都很完整
又假鬼假怪的和蠟像拍照囉
這應該是重現當初百姓們來看西醫的情形
蠟像都製作的很逼真 保持的也都很好
旁邊有館方的人員 提醒大家不能碰或摸蠟像
雕花玻璃下面就是當初的牢房 共有三間
房間的隔間特別的厚實 不過照片是看不出來的
防空洞 第一天的橋頭糖廠也看到好多
從領事館後院往山上的古道看 遊客真不少哩
領事館也是有講說人員的喔 我最喜歡聽解說了
不然光憑自己亂看亂逛 其實比較沒有吸收到知識
清朝就是個不斷和外國人打交道簽不平等條約的朝代
這裡除了有蠟像之外 旁邊還有一塊碑文
看是看到了 但漏了拍照 殘念
領事館的正門 更是能看到當初的人民生活
好多蠟像呀
綠衣服的是領事的夫人瑪莉
拍一張領事館的大門
不論是領事館或是官邸 我都覺得超級有趣的
最喜歡這種有歷史故事的地方了
尤其是兩邊都聽到解說 開心哩˙
接下來我們要再步行到另一個市定古蹟看看
雄鎮北門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B%84%E9%8E%AE%E5%8C%97%E9%96%80
城牆為三合土及紅磚砌成,是旗后的鎮北門戶,
目前大砲已不存在,只剩弧型砲座,
是打狗港區僅存的唯一明鄭時期城門,被台灣列為三級古蹟。[1]
為什麼做出投降的樣子?? 我也不知道
大概就只有看看城牆和一些城垛 憑弔一番
西子灣這裡大概就走訪以上這三個主要景點
接下來要去坐渡輪到對岸旗津囉
渡輪看來還蠻新的哩
除了坐人 摩托車也可以帶到旗津去
這裡可以刷台北的悠遊卡喔 還好有帶 呵呵
一出渡輪站 就覺得有點茫茫然
所以還是跟著人潮走吧 第一個點是旗津天后宮
以下是說明文字 但我們只是進去轉了一圈
也沒拍很多照片就出來了
怎麼連外觀也沒拍照 我當時在趕什麼呢
因為也不是很餓 所以打算先去看看燈塔吧
跟著指標七轉八轉的也到了燈塔入口囉
往燈塔? 往砲台? 我對燈塔興趣更大一些
其實都是繞一圈 不論左去右回 或是右去左回
我覺得這指示牌做的很可愛 我喜歡
既然是燈塔 就不會在低的地勢 於是熱呼呼的往上爬啦
到了燈塔大門 心情不覺為之一振
先放張燈塔模型 現在四周都種滿了樹
但純白的燈塔還是好美喔 可惜天不夠藍
我的燈塔有點歪 快成為比薩斜塔啦
鐵門上有燈塔的Logo哩 好可愛
燈塔裡到底是什麼 當然有燈室啦
只是梯子好窄喔 我上去應該是會被卡住吧
這裡居然有三角點??
還有一個看來很有歷史的日晷
高雄的地標85大樓 雖然濛濛的 但看來還算真切
海運港務看來也相當繁榮哩
在燈塔乘涼看風景拍照後 就往砲台出發嚕
旗后山步道地圖 很生動
感覺是姥姥快出來的樹林 好密的氣根喔
這個城牆對我來說 好像迷宮喔
上上下下走來走去 躲貓貓很合適
連階梯紅磚的砌法都不相同
簡直是藝術品來著
好多層次的城牆 但我沒找到砲台
走完步道 只覺得好熱
對旗津街上賣的食物都提不起興趣
所以今天的午餐居然是在便利商店完成的
再度搭渡輪回西子灣囉
要離開這裡了 這裡是蘿蔔墩
據說中山大學的情侶們在夕陽西下的時候
都會坐在橋墩這裡 感覺挺浪漫呀
這裡是打狗鐵道故事館 就在西子灣捷運站出口
我們早上剛到的時候還沒開門呢
現在正好可以參觀一下 不過也快到關門時間了
好復古的辦公室內裝
以前人大概比較瘦吧 沙發的四個腳好細喔
在這裡坐一下吧 順便詢問一下等下搭船的細節
斑駁古老與歷史
小時候的火車票
不知道那時候的火車是不是像現在一樣常誤點呢
鐵道館後門還停著一輛蒸氣火車頭哩
以下兩張組合照片 就是我們去遊船愛河所拍的
現在的船都是太陽能的 所以不會有燒柴油的臭味
也很環保喔
只是講解的先生 雖然很認真 但可惜內容不夠生動
不過還是無損於愛河的美麗啦
如果晚上來遊船的話
就能看到夜景囉 相信會更有一番不同的風情
今天進度相當不錯
看完愛河後 我們繼續往瑞豐夜市出發
我喜歡瑞豐夜市耶 雖然我一直都不喜歡夜市
至少它交通方便 美味的食物也不少喔
補寫這篇遊記的時候 正好是高雄氣爆的後一天
只希望老天保佑 台灣不要再有天災人禍了
讓災區同胞們能盡快開始整理家園
天佑高雄 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