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第三天 第三天的天氣就開始下雨了 >//<
今天第一站先來朝霧碼頭走走路
朝霧碼頭的說明
過個馬路就到竹石園了
這裡可以住宿 看起來也不錯哩
下次來 可以參考一下資料
打掃的相當乾淨
不過可能因為我們到的早了
研習中心沒有對外開放
我們拍完照片就離開了
要去下個景點文武廟參觀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7%A5%E6%9C%88%E6%BD%AD%E6%96%87%E6%AD%A6%E5%BB%9F
日月潭文武廟有壯觀的正門「三川牌樓」,
採用牌樓式構築,型態高聳挺拔。
闢有三個出入口,中央較高,兩側略低,
如「山」字形,故稱『山門』。
其後是宏大的廟埕廣場,廟埕左右有兩座石雕巨獅,
是由新光集團老家長吳火獅先生捐贈。
此巨獅全台僅有三座,文武廟所有是其中最大的。
由廟埕拾階而上,即是文武廟的主體建築。
主體建築採「一埕二庭三殿」,
是以「三進三殿,兩廂兩廊」的格局興建,
依序為牌樓、廟埕、拜殿及水雲宮、武聖殿、大成殿。
廟後為功德碑林及櫺星門和華表,還有後山花園,其上有一座八角涼亭。
這就是山門的部份
可能因為下雨 勉強只挑得出這張
這兩隻紅色石獅 在我小時候就有印像了
石獅真的相當巨大呀
文武廟曾在九二一大地震中遭受重創
沒有對照 真的難以想像災情的嚴重
殿上供奉的神明
去的時候正好有講日文的導遊在解說
簷下許願的祈福風鈴掛得滿滿的
然後為什麼我拍了張劍獅? 我也忘了
很壯觀的風鈴陣吧
充滿了大家的祈福願望
大成殿
想當然耳是供奉孔夫子的殿堂
去的時候 廟的後方還在璔建中
這是許願池
走廊上大理石的石椅
夏天坐起來應該會感到透心涼喔
ㄎ一ㄤ 青龍偃月刀
175公斤!!
說明文字被雨滴弄得不清楚了
應該先用雨傘擦一下的
文武年梯就在文武廟前
不知道為什麼鬼遮眼
第一次居然沒看到 問了路邊小販才找到
年梯共有366階
上下來回一趟就是732階
還好石階上有些好玩有趣的事
究竟是什麼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每一個石階代表一天
每階石階都刻著當天出生有名氣的人
政治家.科學家.作家等等
繼續來到孔雀園 然後雨還是繼續下
因為下雨 所以孔雀都沒有放出來 (哭)
然後地上的孔雀磁磚倒是很美
為什麼孔雀的眼睛看起來總是有點兇
下雨天不能到草地上逛逛
孔雀們也意態欄柵 也不開屏
土仔亭步道入口處的大貓頭鷹
觀景台附近有個全台最小的燈塔哩
一起來看看
下著雨的步道 霧氣濛蒙
步道裡有很多原住民故事的牌牌
邵族的靈鳥
小孩變老鷹的故事
茄苳聖樹的故事
這就是步道終點的超小燈塔
很可愛吼
今天的步道都短短的
接下來我們要走的是水蛙頭步道
水蛙頭步道最近很紅
因為全省大缺水 九蛙全現呀
這隻水蛙和土亭仔的貓頭鷹肯定是同一家出品
當時的水蛙 水量多充沛呀
我們都還有點怕怕的
深怕潭水會不會忽然漲起來
然後我們就淪為波臣了
真的好愛演喔
趕快拍一張照片吧
當時的水蛙應該是三蛙半
確實是天差地的遠吧
一樣蛙兩樣情 真的好可憐
原來下面的蛙這麼瘦巴巴
接下來走走松柏崙步道
今天真是步道大集合呀
松柏崙步道的由來說明
步道這裡的牌樓 在雨霧中更添陰森
尤其是只有我和張媽媽兩個人
這裡有蔣公銅像
這個神獸是不是有人燒過它呀
為什麼表面會出現這麼奇怪的顏色
好像原來應該是白色的石材吧
記得路面很濕滑 所以我們就沒有繼續往下走了
下一個景點是慈恩塔
慈恩塔是日月潭相當重要的指標
又在重整中 所以沒辦法登塔
我記得幾十年前來的時候
我們好像還有爬上去哩
不知道印像有沒有錯
這裡也是在整修中
而且也沒有其他的遊客
整個有點悽涼的感覺
沒幾分鐘 慈恩塔就雲霧所隴罩
水氣真的好重
枝頭零星幾點的梅花悄然綻放
接下來去龍鳳宮和月下老人祠
忽然覺得自己簡直是馬不停蹄呀
怎麼自由行比跟團更忙碌 呵呵
龍鳳宮也是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只是都重修過 實在看不出來古意
一直都沒有被月下老人眷顧的我
對月下老人祠特別沒感覺
但很多年輕人相當虔誠
雖然天氣不好
我們還是去向山遊客中心走走看看
雲霧濛濛的天線寶寶的家
清水模在霧氣下另有一番感覺
霧再大一點
會不會走著走著就走到水裡?
回到飯店後 還好朋友提醒
差點要忘了去吃甜月亮的冰淇淋了
畢竟今晚是在這裡的最後一晚囉
還好店就在旁邊 雖然下雨也不怕
可能因為下雨再加上天又不熱
所以就我和張媽媽兩個客人
然後我就隨手拍拍店內裝潢吧
大多是白色的內裝 顯得清爽
甜在心口間
果然很空 人都到哪裡去了呢
冰箱裡誘人的冰淇淋們
顏色真豐富 真想每種口味都嚐一下 哈哈
然後這是我們點的冰淇淋鬆餅
以及單點的冰淇淋
我當然忘了是什麼口味的
只記得口味濃郁 價錢也還好
不過這種冰淇淋 真的是可以當飯吃
吃完以後好飽好撐喔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