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對雲林西螺的印象是什麼?
我小時候有"西螺七崁"這部連續劇
雖然當初並沒有看 但是印象中是知道
今天有機會來走走西螺大橋
看看西螺七崁的發源地 感覺挺興奮的
西螺大橋的輝煌歷史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反正大家網路上隨便找都一大堆
開過這橋的感覺是
唉呦西螺大橋還蠻長的哩
這位老英雄仍然為大家屹立不搖
紅色的大橋配上藍天真是好看
把車停下來拍照
西螺大橋碑記
西螺這裡開發的很早 古蹟很多
旁邊小公園裡有縮小版的西螺大橋
當然需搭配上西螺七崁
那天抵達西螺已接近中午時段
要先顧好民生問題呀
西螺老街也就是延平老街
先來琴連碗稞品嘗甜鹹兩種碗稞吧
很有趣的店面對吧 老板人也很親切
台灣中部盛產稻米 稻米品質很好
所以能做出好的碗稞
我們後來還吃了三角大湯圓
也就是水晶餃啦 不過沒拍照
西螺福興宮
喜歡這些黃澄澄的燈籠
數大便是美
福興宮太平媽也太萌太可愛了
來逛逛西螺老街
因為是平常日 所以遊客不多 挺不錯
捷發乾記茶莊 可以入內參觀
也可以入住喔 不過好像價格不斐?
竹編家具感覺很有氣質
下面的是當初的帳簿
茶莊提供很美很復古的民宿
沒有住在這裡 不過也拍得很開心
好像走入時光隧道
老茶莊裡的畫展
20年前就歇業的西螺戲院
雖然已破敗不堪
但仍然依稀可以看出當年的風華
老街上的鐘樓
不過時間好像不太對?
永豐米糧行也是老街很具代表性的一個店家
五顏六色的米糧拍照最好
老闆娘很會做生意
我在這裡也買得很開心
恨不得把整間店都搬回家 哈哈
不能光在店門口
這棟老房子也很有看頭
大部分都保留原樣
但當然也經過整修
畢竟受損有點嚴重
店內角落隨手拍
店裡後面好像有賣餐點
不過今天不是假日遊客不多
可能就沒營業了吧
老房子裡的牆面
店主也保留一些也精心設計一些
來到醬油的故鄉
沒有找間醬油觀光工廠來參觀
簡直就是白來西螺了
就來老街上最醒目的丸莊醬油好啦
曬甕場 數大便是美
不過這裡最主要是觀光用
真正做醬油的基地並不在這裡
撲滿鹽巴的甕 還有滿滿一杯的醬油純汁
現場人員有讓我們沾了一下唇
香是很香 可是舌頭有點辣辣的?!
因為就兩組遊客
講解人員就放牛吃草讓我們自己走走看看囉
這是水龍頭
流出來的是自來水 不是醬油 哈哈
當年做醬油的水源
以前不到兩公尺就會冒出水來
現在則是下探三十公尺都不一定有水
這是因為地下水超抽的關係 好感慨呀
老街尾端的泰山石敢當
也是必看旅遊景點
這座石敢當是全台最大的
仔細看看 泰字下的水少一點
石字則多了一點
取其大水不要來 石頭多點力的意思
據說還蠻靈驗的哩?
就在大馬路旁邊的振文書院
整個的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呀
其實是已經快夕陽西下了
創建於1813年(清治嘉慶17年),為當時雲林的四大書院之一
(目前僅振文書院仍存)該書院奉祀文昌帝君。
最早以土磚所造,1947年時一度整建,1984年由內政部定為臺灣三級古蹟,1989年再度整建。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A5%BF%E8%9E%BA%E6%8C%AF%E6%96%87%E6%9B%B8%E9%99%A2
整修到最後 已經是很新的外表了
就像老人去做了拉皮整型吧
西螺七崁雕塑公園
很古椎耶 到這裡都會想打一套拳吧
這井水還具有療效喔
阿善師的墓地 還蠻有參觀的價值囉
旁邊還有阿善師生平的說明圖文
這雕塑公園草長的有點長呀
只好在旁邊隨手拍拍
假鬼假怪一下 反正附近也沒人
時間也晚囉 要來離開這個可愛的小鎮啦